www.138139.cn

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中国有多少人才?!


自从《天下无贼》里那句关于人才价值的定义变得广为人知。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上似乎又产生了一种新的盲目——“人才”争夺。 
   什么是人才? 
   这个问题似乎一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就像地球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鸡蛋一样,人们对“人才”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 
   在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上,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的人才定义,就是人才必须具备:合作开放、学习、创新、自信乐观、责任感、自律、理性和执着追求。但是放眼望去,具备所有条件的人数,在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比例不足万分之一。 
   为什么我可以这样说? 
   我们先从定义其他group说起。也就是说,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除了人才,还有谁? 
   首先我们要定义的是“蠢才”。什么是蠢才呢?相对于“人才”来说,那就应该是不具备合作开放意识,不会学习,没有创新思维,不自信,不乐观,没有责任感,不能自律,没有理性的思维和执著的追求。 
   如果说完全具备“人才”的条件还有可能的话,想要完全具备“蠢才”的条件基本上属于天方夜谭了。在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上,这样的人,基本上是没有的。那么简单的说,只要不具备任何一条对于“人才”的定义,他或是她就应该被划分到“蠢才”的行列里。 
   既然如此,我们就来衡量衡量到底中国人力资源市场有多少人才吧。 
   首先,中国的文化环境和传统意识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具备合作和开放的意识。无论是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的谚语,还是狭隘的民族主义,都体现了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封闭性。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人的所谓合作开放意识至今还停留在3人小组,10人小队的档次上。合作的基础是信赖,开放的根基是了解。对于习惯了斤斤计较的中国人来说,信赖和开放,往往都会遇到强大的现实压力而变得圆滑。在国际环境中,中国人对国际环境的认识还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对于习惯了出门靠朋友的中国人来说,个人封闭和团体封闭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的合作和开放意识的培养。站在国际角度上,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具备合作和开放的能力,即使他们也许很想合作和开放。 
   对于学习,似乎很多人都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但这并不能表明一个在学校里成绩低下的人就一定可以在其他方面学得很好。即使他在某些方面有出众的学习能力,也未必就能证明这种学习能力是社会所需要的。学习,不仅包括了学习本身所具有的证章知识的特性,还包括学习的方法,学习的途径,以及学习的目的。 
   每年中国都会出现数十万上百万的新大学毕业生。这些人中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自己为什么要学,自己是怎样学的?有多少人可以诚实的对自己的雇主说出自己的学习时间?中国的大学生学到了什么?他们学到的这些东西有用么?那些手拿各种文凭的人,究竟用自己的时间换到了什么? 
   创新的思维,对于中国人力资源市场来说是一道致命伤。对于从小在封闭且保守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一代中国年轻人来说,所谓的创新,往往都是在有限的范围里,通过老师或是长辈的诱导而产生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已经被限定在一个非常狭小且牢固的笼子里,逐渐变成了定式。就如同每次说到“花”,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红色”一样。 
   与创新思维相对的另外一种人被称为梦想者。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们认为自己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并因此具有常强的自信心。然而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这样的人的成功机率基本为零。他们中间,很多人的所谓创新意识,都是建立在毫无理论根据的空想之上的。有些创新即使有一定的理论根据,也经不起现实的推敲。知识的匮乏和眼界的狭窄让这些自认为充满创新意识的中国青年变得歇斯底里。他们的失败之处,就在于他们根本没有认清自己。 
   如果说自信和乐观也可以被称为标准的话,那么我想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上真正自信和乐观的人基本没有。如果你们有机会看到那一本本制作越来越精美的简历,一张张故作镇定的脸,你们就会明白,在这样的竞争中,很少有人可以自信到对任何工作都能手到擒来,也很少有人可以乐观的预计出自己的收入水平。精美的简历掩饰不了单薄的内容,越来越“详实”“专业”的履历背后所看到的,仅仅是对自己无知的恐惧。自信和乐观是建立在对自己的充分认识和对周围环境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对于习惯了用“我认为”的中国人来说,透彻认识自己已经是很难得,还要清醒认识社会,这样的困难恐怕不是那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所能理解的。 
   责任感,是最近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尽管更多的时候它是被人用在男女之间的纠葛上,但那仅仅是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于责任的理解只停留在了这个层次上而已。中国“人才”们更愿把所谓的“爱岗敬业”作为具备责任感的表现。责任感,不仅包括职业责任感,感情责任感,更包括社会责任感,以及全球责任感。回头看看我们的“人才”,有多少人会把社会利益放在第一?有多少人会为全球利益贡献一份力量?当“人才”们讨论社会分配不平均时,有多少人想到应该为之做些什么?即使想到了,又有多少人真的去做了?当“人才”们讨论全球环境问题,教育问题和疾病问题时,又有多少人有明确的计划要为那些至今仍不能吃饱穿暖的人做些什么?中国的“人才”们把自己的责任清清楚楚地划在了自己和周围的人之间。对自身的审视失败和对世界的浅薄了解让我们可爱的“人才”们一直停留在了男耕女织的原始时代。 
   自律,也许是这些条件中最能让中国“人才”们拿出来说事的了。然而在我看来,中国“人才”的自律精神,往往都是和自身利益以及周围环境相联系的。长久以来,中国人浅薄的阶级意识以及薄弱的道德观念都让自律这个词变得只能出现在公众面前。很多人都会认为当一件事情被默许是他就是正确的,至少是没有过错的。他们更愿意用“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来推卸自己的责任。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身份等级观念,他们并没有“我的身分不容许我做这种事”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更愿意用“俗人”这样的龌龊词语把自己放进一个被公众默认的模糊概念中,并以此掩饰自己的缺陷。 
   说到理性的思维,这更是中国“人才”的致命伤。轻信,盲目,短视,原始的叛逆精神都让我们“人才”们看起来更像“蠢才”。听风就是雨的中国传统让那些为网络信息是从的人变得战战兢兢。他们就像信息社会中的最终单元一般,接收信息,受信息影响,再接收信息,矫正信息影响。他们是受媒体控制的一群,也是对社会影响最大的一群。盲目的跟随潮流,盲目的跟随所谓“大众化的思考”让我们的“人才”陷入了信息的漩涡。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知识以及思考能力上都未做好准备的中国“人才”们让中国的“自由舆论”看起来更像MONKEYBUSINESS。中国的“人才”容易受到各种影响,狭义爱国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名人崇拜,权威崇拜,都可能让平日看起来还正常的“人才”们变得歇斯底里。他们习惯于用别人大脑思考,然后发泄自身过剩郁积的能量。理性这个词,对于无知者以及无思考能力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笑话。 
   执着的追求对于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广大“人才”来说更是难以想象的条件。如果说对于金钱,地位,名誉还可以算得上追求的话,那些追求所谓“平淡的生活”和“有情调的人生”甚至根本不能算是一种目标。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中,能产生如周恩来一般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几率之低令人难以想象。社会舆论引导社会思考方向,而质量低下的社会舆论所产生的衍生效果,让我们的“人才”变得更趋向于“社会资源的偏执狂”。对于金钱,地位,以及名誉的盲目崇拜,让绝大多数中国人才的人生目标变得急功近利。而由此产生的结果,也愈加推动了低质量社会舆论的地发展,是之向更偏激,更恶俗的方向发展。 
   如果我们把上面所有的条件都集合在一起,回头再看中国的人力资源市场。真正能称得上人才的人,真的能达到万分之一的标准么? 
   在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上,最大的矛盾,并不是人才数量的稀缺,也不是人才配置的不合理,而是人才判断标准的不一致。蠢才们坚信自己的人才标准并把自己自封为人才。他们找出各种理由证明自己是不合理配置的人才,并把责任推卸到雇主以及社会身上。不能接受自己能力上的缺陷却要求更高的待遇是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上最普遍的问题。 
   谁能告诉我,中国究竟有多少人才?! 

址163164.cn 微信1631640 QQ3149886

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